律师资料
徐明良
徐明良律师

加载中...
  • 执业证号:13301199810542950
  • 资格证号:
  • 地区:浙江-杭州
  • 手机:13575731503
网站公告
欢迎来到徐明良律师的网站
分类
网站文章
好友
暂时没有好友
友情链接
留言

  • 暂时没有留言

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刘培育:怀念季羡林先生

分类:生活随笔    时间:(2011-06-02 12:59)     点击:952

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刘培育:

 

怀 念 季 羡 林 先 生

 

 

 

 

  711日,从网上获悉季羡林先生去世,我的心情很沉痛。回想十多年来同季先生的交往,在为学和为人两方面都得到很多教益。季先生对国家、对教育、对学术都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,是一位在多个学术领域都有重要贡献的伟大学者。

  我和季羡林先生最初的接触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。我研究中国逻辑史涉及到因明在中国的发展,由因明又联系到系统输入因明的玄奘。有感于玄奘故里的荒芜和玄奘的被冷漠,1991年上半年我撰写了“开展玄奘研究,修复玄奘故里”的倡议书,向专家们征求意见。季先生取“齐奘”为字,早年就有向玄奘学习的心愿,收到我的“倡议书”很快回了信。他说“倡议开展玄奘研究和修复玄奘故里,是一件大好事,我完全赞成。”字不多,却观点十分鲜明,他同意在倡议书上签名。后来一共有11位学者签名的“倡议书”在多家媒体上全文发表,国际广播电台英语节目还向国外做了播报。次年在北京成立了玄奘研究中心。正是在各位专家的推动下,十多年来,在中国成功地召开了三次玄奘国际学术研讨会,出版了《玄奘研究》杂志和一批研究玄奘思想的学术著作,玄奘故里一期工程早已完工,二期工程正在进行当中。季先生为“玄奘故里”题门匾,并称赞玄奘“千秋独步佛教慧日,万里投荒中华脊梁。”当今的中国已经开始出现玄奘热。

  2006年是中印友好年。为了增进中印两国人民的友谊,推动因明的发展,我们联合几个单位共同发起召开首次国际因明学术研讨会。会前我写信请季先生为开好研讨会提些指导性意见。我的信经过北大校办转到医院。季先生看到信后着急地说:“怎么这么晚才把信转到我这里?都晚了,他们已经离开北京了吧?”季先生马上给我回了信,他说:“大札奉悉。我对因明学几乎等于无知,不敢妄发议论。但是,我感到你们开会推动因明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,祝你们的研讨会圆满成功。”他还委托秘书李玉洁女士给我打了三次电话,传达他对因明研究的看法。季先生说:“因明是一门很冷的学科,再不抓就快完蛋了。研究因明既没有名也没有利,现在有人为此奔波,热心推动这门学科的研究,很不容易,我非常高兴!”他还嘱咐说:“现在有个良好的开端,今后要研究如何开展下去。困难肯定是有的,但一定要坚持下去。”在我离京前一天,季先生的秘书又打来电话,告诉我,季先生今天说:“我老朽了,整天住在医院,爱莫能助。如果觉得我还有用,需要我做什么尽管说,我会努力去做的。”他动情地说:“如果允许,我真想飞到杭州去参加会议。可惜我在住院。”

听到秘书传达的季先生的话,我很受感动。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,住在医院里,仍然惦念着因明这门学科的兴亡,要尽自己之力去推动它的发展,这是何等真诚、何等强烈的责任感!后来我把季先生关于因明的话带到国际研讨会上,与会者无不为之感动。现在,我可以告诉季先生,首届国际因明研讨会开得很好,会后成立了中国逻辑学会因明专业委员会;2007年在青海西宁召开了中国第三次因明研讨会,在广东南雄举办了因明后备力量培训班;2008年在甘肃兰州召开中国第四次因明研讨会;今年7月末将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召开中国第五次因明讨论会,10月将在浙江杭州再次举办因明培训班。今天,汉、藏、蒙学者已经携起手来,共同促进因明学的发展。困难肯定会有的,但我们“一定要坚持下去”。

(刘培育)

 

 

作者刘培育简介:

 

  刘培育:逻辑学大师、著名哲学家金岳霖先生的高足,社会活动家、具有国际深远影响力和开创力的最活跃的学者,国际知名因明学家、因明学事业的开创者;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、东方文化研究中心常任研究员,研究生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;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、中国玄奘研究中心副主任、金岳霖学术基金会秘书长、北京创新思维研究所名誉所长等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。

 

发表评论
徐明良:
验证码:   匿名评论

徐明良律师主页